六耳獼猴的屬性是什么(六耳獼猴是誰?)
1. 六耳獼猴是誰?
是六耳獼猴被打死了。
六耳獼猴只不過是悟空的心魔作祟而已,與其說是六耳獼猴,不如說其就是悟空另一個自己,六耳獼猴就是惡的那個悟空!而悟空殺掉六耳獼猴也就表明了悟空徹底除掉心魔,從而可以坦蕩的去取經(jīng)。所以,你看六耳獼猴以后的那些回目,悟空變得懂事了,其實這就是悟空除掉了自己的心魔,摒除了自己惡的那份,可是很多陰謀論者總認(rèn)為孫悟空被六耳獼猴打死了,以后和唐僧取經(jīng)的是六耳獼猴而不是孫悟空,我想這就有些夸張了,其實書里已經(jīng)明確寫了,假悟空聽到如來說話就害怕要跑,你覺得真悟空會害怕嗎?
2. 六耳獼猴是誰分辨出來的?
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心魔,他想取代唐僧團(tuán)隊去西天取經(jīng)成就正果,最后在靈山被如來收伏。
3. 大潑猴六耳獼猴是誰
孫悟空和六耳獼猴
六耳獼猴是誰?
為什么突然出現(xiàn)?
又為什么突然消失?
一身武藝緣何得不到如來的重視,反而因為一次犯錯就被一棒打殺?
可憐!可惜!
可憐的是被孫行者一棒下去,一身武藝一世功名化為烏有,從此絕種;可惜的是選錯道路,未曾跟著靈山那位,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是,仔細(xì)想想,六耳獼猴犯的錯,孫悟空也犯過(大鬧天宮),還不止一次。甚至,孫悟空曾經(jīng)犯的錯,比六耳獼猴嚴(yán)重得多。
只不過,六耳獼猴沒有孫悟空這么幸運(yùn),可以最終贏來贖罪的機(jī)會。
可是,六耳獼猴真的跟孫悟空沒有關(guān)系嗎?
如來佛祖說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p>
既然“知前后,萬物皆明”,那它為什么還要去送死?
六耳獼猴
這,還要從唐僧師徒的那些矛盾說起。
按說,孫悟空也真是個不長記性的。自從第一次因為白骨精事件被師傅“恨逐”之后,好不容易通過拯救師傅于“虎牢”之中而再次獲準(zhǔn)回歸。誰料沒過幾年,舊病再犯,不聽師傅勸阻,打死了一伙強(qiáng)盜,終于再次被逐。
想當(dāng)初他志得意滿,“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獲封“齊天大圣”的時候,可曾想過今日之窘迫?
卻說孫大圣惱惱悶悶,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簾洞,恐本洞小妖見笑,笑我出乎爾反乎爾,不是個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宮,又恐天宮內(nèi)不容久??;欲待要投海島,卻又羞見那三島諸仙;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真?zhèn)€是無依無倚,苦自忖量道:“罷!罷!罷!我還去見我?guī)煾?,還是正果?!?/p>
真?zhèn)€是上天入地,無處容身。
及至遇到了觀音菩薩,忍不住淚如泉涌,放聲大哭。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于是,孫悟空就只能在菩薩那里呆著,既像等待遠(yuǎn)方丈夫的妻子,又像因過被逐的大臣,等待著唐僧的回心轉(zhuǎn)意。
這個時候,六耳獼猴出現(xiàn)了。
孫悟空
六耳獼猴出現(xiàn)得正是時候,為何這么說?
因為師徒之間有了嫌隙。
師徒之間的嫌隙從什么時候開始呢?
這件事,還得從白骨精說起。
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白骨精則一氣化三人,分別變作女孩、老婦人、老公公,千方百計也要吃到唐僧肉。雖然沒有吃到唐僧的肉,卻著著實實撩動了唐僧和八戒的心。
唐僧眼睜睜看著和他一樣的血肉之軀在他面前倒下,那猴頭居然還說他們是妖怪,實在是太過兇殘!
不但兇殘,而且兇頑!
屢次三番勸解,以緊箍咒相恐嚇也不管用,導(dǎo)致自己的領(lǐng)導(dǎo)能力受到了嚴(yán)重挑戰(zhàn)。
作為一個凡人,盡管自己身份尊貴,但是他唐僧并不具備降妖伏魔的本事,很多方面自己無法分辨真?zhèn)?,這就不得不依賴于大師兄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他所擁有的,就只有自己的肉體凡胎。
倘若孫悟空背著自己變著花樣哄騙自己,那他就只好孫悟空說啥就是啥,聽?wèi){孫悟空發(fā)落了。
想到這里,唐僧不禁打了個寒戰(zhàn)。
這樣的話,我不就是個傀儡了么?
在唐僧看來,你孫悟空出身本來就不好,不過是佛祖手下的“在押人員”,天生兇殘,又有一些小聰明,做出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可能。
唐僧道:“這個猴子胡說!就有這許多妖怪!你是個無心向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你去罷!”
寧可趕你走,也不要讓佛祖認(rèn)為我唐僧助紂為虐。
再加上豬八戒的別有用心,攛掇唐僧說孫悟空殺了無辜之人,讓唐僧越發(fā)堅信自己的論斷沒有錯:孫悟空,一定是錯殺了好人。
長老才有三分兒信了,怎禁豬八戒氣不忿,在旁漏八分兒唆嘴道:“師父,說起這個女子,他是此間農(nóng)婦,因為送飯下田,路遇我等,卻怎么栽他是個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將來試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殺了;怕你念甚么緊箍兒咒,故意的使個障眼法兒,變做這等樣?xùn)|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p>
豬八戒在他面前攛掇了三次,讓他越發(fā)信了自己的推斷。
嗯,這個猢猻,為了掩飾自己打殺好人的罪過,就這樣給我做障眼法。
唐僧發(fā)怒道:“這潑猴越發(fā)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凈就不是人?”
難道只有你孫悟空能認(rèn)得妖怪,八戒和沙僧就不認(rèn)得?
這真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說實話,你信誰,源于誰的看法與你想象。
人吶,其實最終還是更愿意相信自己。
但是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倘若沒有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你越堅信自己(再執(zhí)迷不悟的話),就越容易將賢愚錯置,黑白顛倒。
因為觀眾都是全知視角,所以才會痛罵唐僧是非不分,黑白顛倒。
可是,你想一想,假如你帶一個團(tuán)隊,一個人屢次不聽指揮還說自己本事強(qiáng),另一個人順著你的話說,處處彰顯自己的老實,你愿意相信誰?
這下,明白了吧?
一個美少女,一個老婆婆,一個老公公,哪個看著都比孫悟空良善。
只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上一次如是,這一次,仍舊是。
師徒三人
嫌隙就像衣縫,一旦拉開,就會越扯越大,最終撕裂。
孫悟空本事越大,唐僧的疑心病就越嚴(yán)重。
如此,六耳獼猴才得以乘虛而入,讓本就不信任孫悟空的唐僧師徒在孫悟空不在的時候又給孫悟空記下了一個“大過”——打殺師傅。
幾乎是不約而同,八戒和沙僧就認(rèn)定:
“不消講!不消講!這還是孫行者趕走的余黨,來此打殺師父,搶了行李去了!”
而被救起來的唐長老,也毫不猶豫地說:
“徒弟,你們剛?cè)?,那悟空更來纏我。是我堅執(zhí)不收,他遂將我打了一棒,青氈包袱都搶去了?!?/p>
當(dāng)然,沒有包袱不行,八戒第一時間自告奮勇要去索回包袱。
可是被唐僧回絕了,理由很簡單:
“你去不得。那猢猻原與你不和,你又說話粗魯,或一言兩句之間,有些差池,他就要打你。著悟凈去罷?!?/p>
唐僧心疼八戒的“老實”,所以讓沙僧去冒這個險。
沙僧奉命到了花果山,果然看到一個孫行者,不僅如此,對方還告訴他,我這里什么都有了,根本不差一個唐僧,我自己去西天取經(jīng)就是。
沙僧
六耳獼猴做的,未嘗不是孫悟空心里想?yún)s沒有做的。
當(dāng)然唐僧沙僧等人不管,他們認(rèn)定那個“假悟空”就是“真悟空”。
其實仔細(xì)想想,縱然孫悟空真有六耳獼猴的想法,那錯就都在孫悟空嗎?
當(dāng)然不是。
作者早已在回目中作了提示: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
悟空打殺草寇固然有幾分不對,但唐僧優(yōu)柔寡斷,耳根子軟,聽信讒言,全然不顧師徒情誼,兩次狠心驅(qū)逐孫悟空,做得更錯。
此舉之過,過在“道昧”。
“昧”在何處?放縱自己的疑心病持續(xù)發(fā)酵,從而做出了“放心猿”這樣的事情。
六耳獼猴的本事是什么?
“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p>
也就是說,六耳獼猴善于察言觀色,知道師徒矛盾的前因后果,也知道適時出現(xiàn),才能造成師徒之間的“認(rèn)假為真”。
六耳獼猴只在合適的時候出現(xiàn)。
你唐僧放了“心猿”,自然就會出來“六耳獼猴”。
當(dāng)然,某種程度上,是豬八戒的慫恿成就了“六耳獼猴”。
豬八戒
后來,當(dāng)孫悟空和六耳獼猴一起打上地府的時候,諦聽雖然聽出了誰真誰假,卻依舊不敢說出。原因也很簡單——“當(dāng)面說出,恐妖精惡發(fā),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p>
這充分說明,當(dāng)你不是足夠強(qiáng)大的時候,說真話是需要代價的。
不僅如此,觀音也不能辨。至于原因是否與諦聽一樣,就不好說了。
直到如來佛祖出手并且道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也?!?/p>
這“二心”,就只是孫悟空對唐僧的“二心”么?
當(dāng)然不是。
《西游記》詩曰:“人有二心生禍災(zāi),天涯海角致疑猜?!?/p>
西行漫漫,歸根結(jié)底,二心歸一,收回自己的“心猿”(孫悟空),你才能取得成功。
悟空是誰?
悟空就是唐僧的“心猿”。
六耳獼猴,也是。
欲知更多《西游記》詳情,歡迎關(guān)注頭條號:半瓣花上閱乾坤
4. 六耳獼猴是誰?為什么代替孫悟空成佛?
成佛的是孫悟空,不是六耳獼猴。
《西游記》原著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原文之中,作者始終寫“兩行者”“他兩個”“兩人”,看似真假難辨,但實則作者早于暗處埋下伏筆,這個伏筆就是作者描寫二人說話時的稱呼。真假未分之前,作者稱呼孫悟空為“大圣”,而稱呼假悟空為“行者”。如來分出真假后,作者仍稱孫悟空為“大圣”,而稱呼假悟空為“那獼猴”“那怪”??梢娮髡咭恢庇幸鈪^(qū)分二者。最后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也是寫“孫大圣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
因此,所謂六耳獼猴代替孫悟空成佛,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這種說法不過是營銷號瞎編亂造而已。
5. 六耳獼猴是誰扮演的角色
六耳獼猴,是古典名著《西游記》中的角色。如來佛祖所言的“混世四猴”之一。
趁唐僧趕走孫悟空、師徒生二心之際,變化成孫悟空的模樣,為非作歹,打昏唐僧、奪走行李包裹,還自己變化出一隊唐僧師徒,意欲自去取真經(jīng)成正果。
六耳獼猴的本事和孫悟空一般無二,孫悟空久戰(zhàn)不能與六耳獼猴分勝敗,觀音菩薩、諸路神將、唐僧師徒、幽冥眾仙盡皆分辨不出真假,只有諦聽和如來佛祖能辨認(rèn)六耳獼猴的真身。
最后如來佛祖揭穿六耳獼猴本相,以金缽盂生擒,孫悟空一棒將其打殺,絕此一種。
6. 六耳獼猴是誰的手下
六耳獼猴如同孫悟空一樣神通廣大,而且也深知孫悟空曾輕而易舉就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所以他必定也知道如來的本事,肯定能分出真假悟空,那他為什么還去送死?其實如來早就知道這只猴子,還有過一段恩怨。
如來道:天地間有四猴不如輪回,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dá)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原來六耳獼猴也是盤古開天辟地時的一個神猴, 曾受如來指點(diǎn)迷津,但是猴子桀驁不馴并未聽從如來教誨,如來未修得金身之前,六耳獼猴不信他的佛法,后來如來成佛修成金身,希望普化他,六耳獼猴依舊不信,冥頑不靈,后來如來送了六耳兩件本事,一雙靈明金目,能識萬物本真,一副聆察六耳,能聽眾生本心。
讓六耳獼猴可到那六道輪回之內(nèi),萬世萬劫之中,去印證因果的道理。不料六耳獼猴傲慢墮身阿修羅入魔界,佛祖慈悲曾勸六耳:“輪回注定,并非你我 所能作為。你也不必怨我。” 再后來六耳獼猴被如來降服!
六耳死后魂魄里有怨,化成孫悟空,去如來那被現(xiàn)回原形,其實也是希望與如來討個前世的公道......誰知又被悟空打死。
從識破到喪命,六耳沒有辯解,也沒有求饒,一句話沒說,就被悟空敲死??赡艽藭r他才明白佛祖的話吧!“輪回注定,并非你我 所能作為。多做善事!善哉!善哉!“六耳獼猴從萬世萬劫之中,去印證了因果的道理。
六耳獼猴為什么不怕如來,他真正的師父是誰?
講到六耳獼猴其實也是很悲劇的,聽如來佛祖講,他本來也是天地間的靈猴,就那么無緣無故的被打死了,為什么放著好好的靈猴不做,偏偏要去冒充孫悟空找死呢?
其實是有原因的,他其實壓根就不怕如來佛祖,他的師傅也大有背景,那么六耳獼猴的師傅到底是誰呢?為什么他的法力和武術(shù)和孫悟空一模一樣呢!
要知道六耳獼猴的師傅是誰?首先,我們要來看下孫悟空的師傅,孫悟空的師傅大家都知道是菩提祖師,而菩提祖師和如來佛祖的師傅又是混鯤老祖!
能教出武功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來,無非就是這三位了,菩提祖師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已經(jīng)教出了孫悟空,而如來佛祖也不可能,是他制服六耳獼猴,所以孫悟空才打死他的。
所以,看的出來,六耳獼猴其實是混鯤老祖的弟子,是和如來佛祖、菩提一樣的輩分,孫悟空都是他的小字輩,自然六耳獼猴不怕如來佛祖,只是學(xué)藝不精,最后還是被如來佛祖給降服了。
但是,六耳獼猴能知道未來,壓根就知道自己后面能復(fù)活,所以也不怕到如來那去走一遭,后來的六耳獼猴還是被復(fù)活了,在西游記后傳的時候,無天佛祖到地府把六耳獼猴給救了,后面六耳獼猴就做為無天的第一號打手,去進(jìn)攻佛教。
7. 六耳獼猴是誰變的
六耳獼猴也是天地間的一種靈猴,是四大靈猴之一,它也是女媧補(bǔ)天的時候剩下來的靈石。如來告訴孫悟空,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這四種猴子分別是靈明石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以及六耳獼猴。
8. 六耳獼猴是誰派來的
菩提
我們都知道,孫猴子的師傅是菩提,那同樣六耳獼猴的師傅也就是菩提了,畢竟六耳獼猴是孫猴子的二心。
都知道《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師傅是菩提老祖,而悟空在取經(jīng)路上也遇到了一個本領(lǐng)、模樣,乃至兵器都和自己一樣的假悟空六耳獼猴??赡芎芏嗳硕己闷媪J猴的師傅是誰,在我個人看來六耳獼猴的師傅可能也是菩提老祖。一方面因為他的行為、舉止,法力都和悟空一樣;也只有同一個師傅才能夠教導(dǎo)出這樣的一個徒弟來。另一方面六耳獼猴也有可能是孫悟空心里的陰暗面,由孫悟空自身所幻化出來,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么他的師傅還是菩提老祖。
9. 六耳獼猴是誰的坐騎
如果只論西游記的話,靈明石猴,通臂猿猴,赤尻馬猴,六耳獼猴分別是混世四猴,他們不在五仙之內(nèi),不屬于天地神人鬼;也不屬于五蟲的蠃鱗毛羽昆。這幾個東西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通臂猿猴和赤尻馬猴在花果山中分別有兩只,是孫悟空的四健將,其中有一只通臂猿猴類似于大長老,他好像什么都知道,是孫悟空的專業(yè)解說。小說沒明確寫過孫悟空就是靈明石猴,不過那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怎么看都是孫悟空的天賦。在《續(xù)西游記》一些明代同人小說中也有另外的石猴,《南游記》中還有孫悟空的女兒。至于通臂猿猴,在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白猿傳功的傳說,人類模仿白猿學(xué)習(xí)搏擊和劍術(shù)。比如金庸的短篇中就有越女劍的故事,改編自趙處女的傳說。我國現(xiàn)在還有流傳的通臂拳,相傳也是由白猿所傳授。蜀山劍俠傳中衡山派有牛逼的猿公長老,在武俠小說中猿公劍法或越女劍法被稱為劍術(shù)之祖。其外還有張無忌在昆侖山遇到的白猿,習(xí)得九陽神功。封神演義中的袁洪實力與二郎神無二,他就是白猿。九天玄女也傳授過白猿法術(shù)。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確實有點(diǎn)通曉神功武學(xué)的感覺?!秴窃酱呵铩肪砭拧垂篡`陰謀外傳·勾踐十三年〉 越王又問相國范蠡曰:「孤有報復(fù)之謀,水戰(zhàn)則乘舟,陸行則乘輿,輿舟之利,頓于兵弩。今子為寡人謀事,莫不謬者乎?」范蠡對曰:「臣聞古之圣君,莫不習(xí)戰(zhàn)用兵,然行陣隊伍軍鼓之事,吉兇決在其工。今聞越有處女,出于南林,國人稱善。愿王請之,立可見?!乖酵跄耸故蛊钢?,問以劍戟之術(shù)。處女將北見于王,道逢一翁,自稱曰袁公。問于處女:「吾聞子善劍,愿一見之?!古唬骸告桓矣兴[,惟公試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橋,未墮地,女即捷末。袁公則飛上樹,變?yōu)榘自?。遂別去。六耳獼猴又稱久煉千靈縮地精,因為他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是一個學(xué)習(xí)能力超能的怪物,可以說擁有寫輪眼的能力。在孫悟空跟菩提老祖學(xué)習(xí)的時候,說過此間無六耳,然而六耳獼猴學(xué)會孫悟空所有本領(lǐng),很可能孫悟空一切行為都沒逃過他的耳目。當(dāng)然,換成禪道的解釋,六耳獼猴可以說是孫悟空另一個化身,他的出現(xiàn)象是孫悟空精神分裂出來,象征的是孫悟空另一個心理。孫悟空的結(jié)拜兄弟獼猴王又通風(fēng)大圣,大概也屬于六耳獼猴一類擅于善聆音,能察理,能跟牛魔王、美猴王結(jié)拜的絕非凡輩。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不知道是誰把赤尻馬猴牽強(qiáng)附會到無支祈,無支祈是被大禹擊敗一位巫族首領(lǐng),在傳說中被描述成妖猴,無支祈作為水神,他霸占長江一帶,統(tǒng)領(lǐng)山妖精怪作亂,還強(qiáng)行把龍女抓來交配,生了三只龍猴混種的怪物,同樣本領(lǐng)超凡,有人也認(rèn)為無支祈是孫悟空的原型之一。在中國一些地區(qū)還存在猴神治水的傳說,并非全是反面形象。
10. 六耳獼猴是誰識破的
如來。
首先說下觀點(diǎn):真假美猴王是孫悟空的一體兩面,而世上也沒有什么六耳獼猴。留下的悟空,是善心,打死的也是悟空,是惡念。
導(dǎo)致大家難分辨真假孫悟空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如來的混世四猴科普,其實這完全是如來臨時胡謅的。
先說說真假美猴王的前因后果。唐僧一行人過了女兒國和蝎子精之后遇到一座高山,幾個人嫌走的慢,孫悟空嚇了一下白龍馬,導(dǎo)致白龍馬脫韁,唐僧脫離了隊伍,然后被一伙強(qiáng)盜綁了起來,孫悟空趕到之后打死了兩個頭目。晚上寄住在楊老漢家里,楊老漢的兒子是那伙強(qiáng)盜中的一個,兩撥人晚上在楊老漢家又照了面,第二天臨走的時候,孫悟空又錘翻了那群強(qiáng)盜,于是就被唐僧趕走了。接著就是經(jīng)典片段,“假猴王癡心奪行李,沙悟凈千里追師兄”和辨認(rèn)真假美猴王的環(huán)節(jié)。
從觀音念緊箍咒難辨真假,一直到被諦聽識破真身后不敢直言,推給如來。
如來說了這么一段話:
“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逼兴_又請示周天種類,如來才道:“周天之內(nèi)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菩薩道:“敢問是那四猴?”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dá)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p>
請看分析:
一、“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這句話為后面引出混世四猴鋪墊,先強(qiáng)調(diào)了有些事你們是不知道的,只有我知道,接著指出“有四猴混世,不計入十類之種”的言論。乍聽好像是佛祖見識廣博,實則是為瞎編的話做鋪墊。畢竟論年紀(jì)他沒有燃燈等古佛年長,論見識也沒有觀世音等菩薩三千化身行走天下來的廣。
二、后面詳細(xì)介紹的四猴也是有漏洞。先說靈明石猴,都知道指的孫悟空,是天地獨(dú)一份,在有孫悟空之前,世上就沒有靈明石猴,有孫悟空之后一直到辯真假猴王,也沒人稱孫悟空這種猴子叫靈明石猴,直到現(xiàn)在如來為了證明假猴子的身份,發(fā)明的一個詞,這肯定沒人知道啊。再說赤尻馬猴和通臂猿猴只是花果山中兩種普通的猴子種類,在書中第三回的第一段就有出現(xiàn),至于所謂的“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純粹是為了湊排比,空穴來風(fēng)的,連生死簿都免不了,又怎么會有這些神通。最后再弄個六耳獼猴,再來句“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扒懊娴匿亯|是為了增加這一句的可信度,但細(xì)細(xì)品來,又能有多少可信度。再說了一個從來就沒人知道的知識,如來又是從哪聽來的呢?大概只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
三、側(cè)面論證如來關(guān)于混世四猴的說法是胡說八道、章口就萊。如來瞎說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在第八回我佛造經(jīng)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中,先是一段如來天花亂墜的講道,講道結(jié)束后開始討論西天取經(jīng)的問題。
如來講罷,對眾言曰:“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yǎng)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jīng),可以勸人為善。”
這里西牛賀洲和南贍部洲的介紹直接實錘,西行九九八十一難,前期多是雞鳴狗盜,后期都是妖魔鬼怪,甚至黑風(fēng)山上的黑熊精都能算上談佛論道的雅士,所謂“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yǎng)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也就那樣了。
再看第九回開頭是如何描寫長安城的:
此單表陜西大國長安城,乃歷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漢以來,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華夷圖上看,天下最為頭,真是奇勝之方。今卻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龍集貞觀。此時已登極十三年,歲在己巳。且不說他駕前有安邦定國的英豪,與那創(chuàng)業(yè)爭疆的杰士。
接著講述了涇河龍王犯天條,魏征入夢斬龍,一派君明臣賢,人民安居樂業(yè)的景象,又是從哪看出來“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钡摹?/p>
可見如來是向來喜歡胡編的,而且往往編的時候不喜歡打草稿。
那最后被打死的到底是誰呢?
真假猴王是孫悟空的一體兩面,一是存善之念,一是惡念集合,被打死的是惡念集合。主要依據(jù)有以下幾點(diǎn):
一個是西游記第五十八回的標(biāo)題“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這一回主要寫的是分辨真假猴王的故事,從珞珈山觀音辨真假一直到雷音寺如來定乾坤,這里的二心指的就是真假孫悟空。一體二心,標(biāo)題是有明確指示的。
還一個是真假猴王情節(jié)前后孫悟空的性格變化,之前動不動就口出惡言,又隨隨便便殺人,之后安安分分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沒有什么出格的舉動。主要是因為除了惡,留下了善,所以孫悟空前后的性格差距較為明顯。
再有就是唐僧自此以后再沒念過緊箍咒,從誘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到緊箍形同虛設(shè)者之間的呼應(yīng)。在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孫悟空因打死六個強(qiáng)盜被唐僧罵離,又被觀音勸回戴上緊箍,在這一劫也是因為打死盜賊,出現(xiàn)假猴王,后一心歸正,緊箍形同虛設(shè),十四回的六個強(qiáng)盜和六耳獼猴都是悟空心中的邪惡。前后呼應(yīng)同時暗示假猴王是心魔怨念,打死假猴王意為除魔向善。
11. 六耳獼猴是誰扮演的
蔣龍。《大話西游之愛你一萬年》是由春秋時代(霍爾果斯)影業(yè)有限公司、樂視視頻聯(lián)合出品的古裝魔幻愛情喜劇,由劉鎮(zhèn)偉、朱銳斌執(zhí)導(dǎo),白一驄編劇,黃子韜、尹正領(lǐng)銜主演,趙藝、劉天佐、杜若溪、溫心等聯(lián)袂主演。
強(qiáng)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