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誤服藥物怎么辦?
兒童時期,尤其是幼兒時期(1-3歲)是小兒意外傷害的高發(fā)年齡段。此時的小兒剛學會蹣跚踱步,隨著活動范圍逐漸增大,所接觸的事物也日益增多。
同時智能發(fā)育迅速,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喜歡用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去探索世界,而對危險的識別及自我保護能力欠缺,導致此年齡段的小兒意外傷害發(fā)生率非常高。
今天本文想要探討的是兒童意外傷害中的一種—誤服藥物及化學物品。
我們在生活中應當如何做,才能盡量減少或杜絕小兒誤服藥物及毒物這種事情的發(fā)生呢?
首先,家中藥物和危險化學品應當分類存放,避免和食物、日用化學品放在一起,以免小兒混淆。
第二,藥物及危險化學品應置于小兒觸碰不到的地方,最好能夠上鎖,避免小兒接觸。
第三,對小兒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教導小兒識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危險化學物品,不明物品不要隨便接觸或食用。
第四,一旦小兒接觸或誤服藥物及有毒化學物品,應立即清水清洗皮膚或催吐(注意誤服強酸強堿禁忌催吐或洗胃,有加重消化道損傷甚至穿孔風險),可以喝幾杯牛奶或豆?jié){中和毒物,及時送醫(yī)治療。
一般來說,小兒服用藥品及化學物品非主觀故意,且藥品及化學物品往往味道難以下咽,小兒誤服后一般淺嘗輒止隨即吐出,真正吞入肚中的劑量不大,只要及時送醫(yī)治療基本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那么是不是說小兒誤服藥物及毒物危險不大呢?
答案絕對是否定的,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毒物,如百草枯、四亞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強)、工業(yè)酒精等,這些只需攝入少許就能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小兒誤服藥物及毒物絕非一件輕描淡寫的事情,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妥善保管好家中的危險物品,盡量減少患兒誤服藥物及毒物的發(fā)生。
(網(wǎng)絡圖,僅供參考)
湖南醫(yī)聊特約問答作者:華容縣人民醫(yī)院 徐銳
強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