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的筆畫和屬性是什么(炎的筆畫順序怎么寫的呀)
1. 炎的筆畫順序怎么寫的呀
筆畫 點、撇、撇、點、點、撇、撇、捺、
炎部首: 火
熄——1、熄滅[xī miè] 停止燃燒;滅(燈火):火炬熄滅了。
2、熄火[xī huǒ] 燃料停止燃燒。
3、熄訟[xī sòng] 平息爭議。
4、廢熄[fèi xī] 謂滅絕。
5、自熄[zì xī] 及離開火源后會自行熄滅,可以自熄的材料性質叫做“自熄性”。
6、熄燈 [ xī dēng ]熄滅燈火。
7、殄熄 [ tiǎn xī ]亦作“殄息”。消滅;息滅。
8、滅熄 [ miè xī ]消亡;止息;除滅;熄滅。
2. 炎字的筆畫怎么寫
炎字的筆畫筆順名稱是:點,撇,撇,捺,點,撇,撇,捺,一共有8畫,是上下結構,火字旁,組詞炎熱,炎癥,發(fā)炎。熱字的筆畫順序是:橫,豎勾,提,撇,橫折彎鉤,捺點,撇點,捺點,捺點,捺點。左右結構,扌部三畫,組詞:炎熱,熱鬧,熱愛,很熱。炎熱釋義:特別熱,很熱。例句:送走了炎熱的夏天,迎來了涼爽的秋天。
3. 炎的筆畫順序怎么寫的呀圖片
一、王字旁右邊炎是個“琰”字。
琰的讀音是yǎn
部首: 王 結構:左右結構 筆畫:12
筆順: 橫、橫、豎、提、點、撇、撇、點、點、撇、撇、捺
二、琰的基本釋義:
琰,此字始見于先秦《遠游》,有記載于《說文》的小篆,本義是一種美玉名稱,通稱“琬琰”。引申為像美玉一樣的有光澤、溫潤,像美玉一樣的美好品德。同時引申為判規(guī)以除慝的琰圭。又有姓氏,又有人名的意思。
4. 炎字的筆順怎么寫
莫字共 10 畫,所有10畫的字。
筆順:橫、豎、豎、豎、橫折、橫、橫、橫、撇、捺。
炎字:8筆畫
順序是:點、撇、撇、點、點、撇、撇、捺。
“莫”,現代漢語規(guī)范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mò、mù最早在六書中屬于形聲字。
“莫”的基本含義為不要,如莫哭;引申含義為沒有,無,如莫大。
在日常使用中,“莫”也常做動詞,表示通“慕”,如思慕,向往。
“炎”,現代漢語規(guī)范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yán,最早在六書中屬于會意字。
“炎”的基本含義為熱,如炎熱、炎涼;引申含義為身體的一部分發(fā)生紅、腫、熱、痛的現象,如炎癥。
5. 炎的筆畫順序是什么
炎字旁有:剡、郯、欻、燚、敥。
1、剡(1)形聲。從刀,炎聲。本義:削。
(2)五射,古代的五種射技。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yǎn)注、襄(rǎng)尺、井儀。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fā)白,表明發(fā)矢準確而有力。
參連,前放一矢,后三矢連續(xù)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并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3)山名,剡山,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山名?!渡胶=洝分杏涊d,剡山屬于東方第四列山系,位于子桐山東北方二百里。
2、郯郯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tán,左右結構,部首為阝。指古國名,在今山東省郯城北?!短剖费萘x》中有相關記載。
3、欻(1)忽然:“神山崔巍,欻從背見?!?/p>
(2)迅速:“夫欻而生者,必欻而滅?!?/p>
(3)一種打擊樂器,即小鈸?;蚍Q镲子、鉸子等。4、燚燚是中國漢字,由四個火字組成,讀音為yì,部首為火,部外筆畫為12,總筆畫為16,燚有兩個意思,一是火貌(新華字典解釋:形容火劇烈燃燒的樣子),二是在人名里有平安的意思。5、敥敥是一個漢字,拼音是yàn,意思是以手散物。
6. 炎字的筆畫順序怎么寫
炎字一個立刀旁是個“ 剡”字,剡的讀音是yǎn 、shàn ,部首: 刂 ,結構:左右結構 筆畫:10。
筆順:點、 撇、 撇、 點、 點、 撇、 撇、 點、 豎、 豎鉤
剡的基本釋義:1.形聲。從刀,炎聲。本義:削。2.削;削尖
例句:剡,銳利也?!墩f文》
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論》
曾枝剡棘。——《楚辭·橘頌》
7. 炎的筆順筆畫順序
炎的筆畫順序是:點、撇、撇、點、點、撇、撇、捺
炎yán
(1)(形)極熱(指天氣):~熱|~夏。
(2)(名)炎癥:發(fā)~。
(3)(名)比喻權勢:趨~附勢。
(4)(名)指炎帝:~黃子孫。
炎的成語有:
趨炎附勢,世態(tài)炎涼,炎黃子孫
赫赫炎炎,炎炎夏日,攀炎附熱
辨日炎涼,附炎趨熱,避涼附炎
趨炎附熱,附勢趨炎,煙炎張?zhí)?/p>
強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