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太極陰陽法通關(太極陰陽學口訣)
1. 太極陰陽學口訣
太極八法即: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八個勁勢。
口訣:
掤字當頭,步要弓;
勁在身整守在中。
捋在手臂,步后弓;
胯須放松方見功。
擠在手肘,身前弓;
勁要合住不擠空。
按在手上,擊敵胸;
勁含丹田利于攻。
采在十指,勁達稍;
陰陽旋轉真奧妙。
挒在肘腕,要輕靈;
折疊之法勁須整。
肘在屈使,身須正;
運用肘法勁要整。
靠在貼身,用寸勁;
貼身寸崩敵大驚。
何為太極,即以腰為軸、轉動陰陽、一動全身皆動,每招每式均是以丹田來帶勁,身體四肢由頭至胸背肩肘手腿腳完整一氣、周身一家。腰不動,手不發(fā),腎氣一動快如風。
1、掤勁:先實丹田氣,身負彈簧力。掤于兩臂,發(fā)于手。
2、捋勁:聽其勁,順其式,側身松跨趁勢捋出,順手牽羊。
3、擠勁:擠在手臂,側身擰進,引勁化勁,于勁不讓,缺一米添一豆,擠得對手實難受。
4、按勁:發(fā)于手,擊于胸,有上、中、下三勁。上按胸膛中擊心,下?lián)舻ぬ镒笥曳郑瑲獍l(fā)丹田達于手,按勁一發(fā)敵難走。
5、采勁:采在手指應牢記,上下相隨化敵勁。引勁采勁在于精,猛然一采敵大驚。
6、挒勁:挒在肘腕。采挒兩勁為擒拿,聽、引、化、拿隨時發(fā),聽、引敵勁來犯我,采、挒同使敵倒下。
7、肘勁:肘法多變勁含中,上下左右都能攻。肘法應在貼身用,穿心肘法妙無窮。
8、靠勁:靠法左右分六種,用在近身七寸中??糠〒羧隧殑耪ぬ锒秳趴坎豢?。要用靠法須真功,得機得勢不落空。
太極八法妙無窮,前后左右都可攻。引敵巨力來進攻,運用八法建奇功。
2. 太極陰陽學口訣是什么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xiàn)。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3. 太極陰陽法詳解
一、含義不同:
太極化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六十四卦,是的八卦是有八個符號組成的圖案,是道家演測陰陽互換的圖案,太極圖就是雙魚圖可能就是形容的陰陽圖。
二、圖案不同:
太極圖的兩個部分用不同顏色相區(qū)別,分為陰和陽,以倒"S"線相隔,表明這兩個部分是相互獨立、不容混淆的。陰陽魚各自繞太極中心反向旋轉:陽魚逆時針旋轉,陰魚順時針旋轉。
擴展資料:
太極圖的兩個獨立塊面各有一個對方的小點,即陽塊中有陰小點,陰塊中有陽小點,表明同一事物結構中的獨立部分與對方有不容混淆的包含關系。也就是說,雖然陽中含陰,陰中含陽,互相包含,但是不論是塊還是點,都是絕對獨立的,沒有混淆界線。
太極圖的陰塊和陽塊都有大頭和小尾的形狀,表明事物運動是有方向性的,可以顯示太極圖的正旋與反旋的旋轉方向。
4. 太極拳動作講陰陽
1、立如平水氣勢雄,自然松勁要聚神。
2. 左轉右旋疊浪式,翻花托掌穩(wěn)運行。
3. 回浪胸前雙按掌,回身撕拉劃立圈。
4. 后坐下沉弸擠式,上步劃圈抽絲勁。
5. 野牛頂角回身劈,下坐回腰向前靠。
6. 向上蝶旋左下沉,轉腰旋跨舒肝氣。
7. 疊浪回坐劃立圈,左轉向右擠壓掌。
8. 伸掌回捋中拳出,回旋立圈向后瞧。
9. 蒼龍入海八字掌,下按后採擠身靠。
10.嫦娥奔月?lián)艉黹g,下捋轉左右平圈。
11.左右過肩往后瞧,下沉左轉雙按掌。
12.左掌向后撕拉勁,下沉往右劃平圈。
13.下沉立圈左右翻,回身望月沖天炮。
14.左腳上步偷心掌,半步短打擠身靠。
15.右腳上步偷心掌,翻花舞袖一瞬間。
16.震地青龍擺尾勢,上步鳳眼奔喉間。
17.前后運轉抱太極,吞吐升降運內力。
18.青龍擺尾封閉式,黑虎掏心快速進。
19.餓虎撲食不留情,得勢連進三絕式。
20.左右攔手須認真,右攔左穿纏絲勁。
21.急轉分掌前后力,下捋上提龍戲水。
22.回身左轉架擊掌,靈龜浮水顯神威。
23.鳳凰展翅左右顧,快速出腿灌耳垂。
24.懶龍翻身纏裹分,旋掌鎖喉定乾坤。
25.鳳凰展翅在左邊,意在蓄力海底腳。
26.玉女穿梭在中間,左手旋掌右翻花。
27.推窗望月歇步式,烏龍翻身要靈敏。
28.潛龍入海要運神,靈龜戲水要穩(wěn)行。
29.裹身合手左右劃,餓虎撲食不留情。
30.右?guī)д词忠徽羞M,翻滾太極肘先進。
31.左右連帶要精練,赤龍戲身上下飛。
32.上步中正合太極,前擠后挒身要隨。
33.猶如老君練金身,松沉聚神意先行。
34.收勢
5. 太極陰陽訣口訣
楊式太極九訣
全體大用訣 (七言五十四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太極拳法妙無窮,棚捋擠按雀尾生。
斜走單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撈月亮翅變,挑打軟肋不容情。
摟膝拗步斜中找,手揮琵琶穿化精。
貼身靠近橫肘上,護中反打又稱雄。
進步搬攔肋下使,如封似閉護正中。
十字手法變不盡,抱虎歸山采挒成。
肘底看捶護中手,退行三把倒轉肱。
墜身退走扳挽勁,斜飛招法用不空。
海底針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駕功。
撇身捶打閃化式,橫身進前招法成。
腕中反有閉拿法,云手三進臂上功。
高探馬上攔手刺,左右分腳手要封。
轉身蹬腳腹上占,進步栽捶迎面沖。
反身白蛇吐信變,采住敵手取雙瞳。
右蹬腳上軟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雙峰貫耳招法靈。
左蹬腳踢右蹬式,回身蹬腳膝骨迎。
野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搖化單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單鞭下勢順峰入,金雞獨立占上風。
提膝上打致命處,下傷二足難留情。
十字腿法軟骨斷,指襠捶下靠為峰。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閃正中。
轉身擺蓮護腿進,彎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閉顧盼定,太極合手式完成。
全體大用意為主,體松氣固神要凝。
十三字行功訣 (七言一十六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掤手兩臂要園撐,動靜虛實任意攻。
搭手捋開擠掌使,敵欲還著勢難逞。
按手用著似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
來勢兇猛挒手用,肘靠隨時任意行。
進退反側應機走,何怕敵人藝業(yè)精。
遇敵上前迫近打,顧住三前盼七星。
敵人逼近來打我,閃開正中定橫中。
太極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用功訣 (七言十六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逢手遇掤莫入盤,粘沾不離得著難。
閉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實急無援。
按定四正隅方變,觸手即占先上先。
捋擠二法趁機使,肘靠攻在腳跟前。
遇機得勢進退走,三前七星顧盼間。
周身實力意中定,聽探順化神氣關。
見實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體全?
操練不按體中用,修到終期藝難精。
八字法訣 (七言八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三換二捋一擠按,搭手遇掤莫讓先。
柔里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驚彈走螺旋。
逞勢進取貼身肘,肩胯膝打靠為先。
虛實訣 (七言八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虛虛實實神會中,虛實實虛手行功。
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
虛守實發(fā)掌中竅,中實不發(fā)藝難精。
虛實自有實虛在,實實虛虛攻不空。
亂環(huán)訣 (七言八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亂環(huán)術法最難通,上下隨合妙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huán)內,四兩千斤招法成。
手腳齊進橫豎找,掌中亂環(huán)落不空。
欲知環(huán)中法何在,發(fā)落點對即成功。
陰陽訣 (七言八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化何須愁。
生克二發(fā)隨著用,閃進全在動中求。
輕重虛實怎的是?重里現(xiàn)輕勿稍留。
十八在訣 (四言十八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掤在兩臂,捋在掌中,
擠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挒在兩肱,
肘在曲使,靠在肩胸。
進在云手,退在轉肱,
顧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橫,
滯在雙重,通在單輕。
虛在當守,實在必沖。
五字經(jīng)訣 (五言二十句) - 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
披從側方入,閃展全無空。
擔化對方力,搓磨試其功。
歉含力蓄使,粘沾不離宗。
隨進隨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閉敵血脈,扳挽順勢封。
軟非用拙力,掤臂要園撐。
摟進園活力,摧堅戳敵峰。
掩護敵猛入,撮點致命攻。
墜走牽挽勢,繼續(xù)勿失空。
擠他虛實現(xiàn),攤開即成功。
6. 太極拳陰陽訣
被擊飛時在空中按一下空格重整姿態(tài),并且一秒霸體。
7. 《太極陰陽說》
主張“陰陽五行”。
陰陽家是盛行于戰(zhàn)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哲學流派,齊國人鄒衍是其創(chuàng)始人,陰陽家的學問被稱為“陰陽說”,其核心內容是“陰陽五行”,陰陽學說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哲學思維之一。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陰陽家的學問“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薄秴问洗呵铩?、《淮南子》、《春秋繁露》則直接受到鄒衍學說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
陰陽家思想將自古以來的數(shù)術思想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并進一步發(fā)展,建構了規(guī)模宏大的宇宙圖式,嘗試解說自然現(xiàn)象的成因及其變化法則
8. 太極陰陽的術語
太極上兩個點代表陰陽
陰陽是互根互用,相互轉化,相互制約的,陽中有陰,心中有陽。
太極圖的兩個獨立塊面各有一個對方的小點,即陽塊中有陰小點,陰塊中有陽小點,表明同一事物結構中的獨立部分與對方有不容混淆的包含關系。也就是說,雖然陽中含陰,陰中含陽,互相包含,但是不論是塊還是點,都是絕對獨立的,沒有混淆界線。
9. 太極陰陽學說
就是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是古代漢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哲學思想。上古年代,就有陰陽崇拜,但是陰陽學說來自《易經(jīng)》,正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痹鲀纱胤皆O立的天文學校。元代開始設于諸路,后推及各府、州。教學內容為天文與術數(shù)。明代地方陰陽學官,府曰正術,州曰典術,縣曰訓術。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因此,古代漢族醫(y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xiàn)象,并用以指導總結醫(yī)學知識和臨床經(jīng)驗,這就逐漸形成了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祖國醫(yī)學理論體系。
10. 太極陰陽拳教學
太極拳就是陰陽拳。太極拳與其它拳種有很多不同特點,但最根本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陰陽學,是陰陽拳。這是其它拳所沒有是無可比擬的。
陰陽學揭示了一切事物的變化及其原因,事物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全取決于事物的內部矛盾,在內而不在外部。
強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