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怎么獲得權(quán)力的(唐玄宗是怎么退位的)
1. 唐玄宗是怎么退位的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于開元年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天寶年間,志得意滿的李隆基需要享受生活了,他把自己的兒媳楊環(huán),“搶”來冊封為貴妃,沉湎于后宮與楊貴妃的歌舞飲宴,荒于朝政。重用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把持朝綱,任由邊將安?山等人的勢力不斷坐大。最終,引發(fā)了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大唐王朝由盛入衰。
在安祿山的叛軍直逼長安的危機(jī)時刻,李隆基被迫逃往蜀地躲避。在離開長安不久,于馬嵬驛,在太子李亨和護(hù)衛(wèi)將軍陳玄禮等人的策動下,護(hù)衛(wèi)兵士嘩變殺了楊國忠,并要求李隆基賜死楊貴妃,李隆基不得得以做出了他人生中最為痛苦的決擇,命宦官高力士將揚(yáng)貴妃縊死。其后,護(hù)衛(wèi)兵士在大將軍陳玄禮的率領(lǐng)下,得以繼續(xù)保護(hù)李隆基入蜀避禍。太子李亨則北上靈武,自行登基為帝,史為:“唐肅宗”,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至此,李隆基失去了國家權(quán)利。
“安史之亂”爆發(fā)兩年后,唐軍收復(fù)長安。李隆基得以重回長安,稱太上皇居于興慶宮?;氐介L安的李隆基十分思念楊貴妃,幸有陳玄禮、高力士和一些舊日的梨園子弟、宮女,護(hù)衛(wèi)左右、侍奉起居。后擁立肅宗即位的宦官李輔國為了邀寵,密告陳玄禮、高力士與李隆基密謀不軌。肅宗對李隆基的親信進(jìn)行了清洗,高力士以“潛通逆黨”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陳玄禮被勒令致仕。李隆基只身一人,十分凄慘。之后,肅宗另選后宮百余人,供李隆基使喚。晚年李隆基憂郁寡歡,762年5月3日李隆基駕崩,終年78歲。葬于唐泰陵。
2. 唐玄宗怎么繼位的
封禪是古代帝王的最高榮譽(yù),他們相信“君權(quán)神授”,要長治久安,就要和上天溝通好。泰山乃五岳之首,離天最近,到泰山封禪,成為古代帝王宣揚(yáng)文治武功的一大盛事。
李隆基即唐玄宗,他繼位之后,勵精圖治,虛懷若谷,任賢用能,以雄才大略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局面進(jìn)一步提升,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使大唐成為封建王朝的頂峰。所以,李隆基到泰山封禪,有此資本。
3. 唐玄宗是怎樣退位的
神龍政變,逼毌退位,景龍政變,鞏固地位后,進(jìn)入開元盛世
4. 唐玄宗是怎么退位的呢
唐朝的皇帝中,開國的高祖是被兒子逼退位的。少數(shù)幾個退位的皇帝,要么是被母親逼退位的,要么是被太監(jiān)逼退位的
5. 唐玄宗退位時的年號叫什么
唐玄宗李隆基后期的年號是天寶。
李隆基做皇帝總共用了三個年號,分別是先天,開元,天寶。
第一個年號先天大家都比較少聽說。712年,李旦讓位于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李隆基繼位后改年號為先天但李旦還保留有很大權(quán)力。713年,在天平公主出手發(fā)難前,李隆基率先出手,最后賜死了太平公主。不久李旦也將所有權(quán)力全部交出。李隆基真正親政后,即改年號為開元,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輝煌的開元盛世。 到了唐玄宗后期,李隆基打算享受權(quán)力樂趣,742年的正月初一,李隆基下令改年號為天寶。
6. 唐玄宗退位后過得怎么樣
還是會反的。安祿山的反,是因為他的野心,跟唐玄宗是否在位沒有任何關(guān)系。
7. 唐玄宗怎么上位的
因為李隆基在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政變的時候,率兵進(jìn)入宮中平息了政變,才使得李旦第二次登基稱帝,而原本的太子李成器覺得李隆基于國有功,應(yīng)當(dāng)成為皇儲,多次相讓,遂有李旦禪位與李隆基。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母親是竇德妃,出生二年后被封為楚王,后來又被武則天過繼予李弘(武則天與李治的長子)為子,繼其香火,693年劉皇后(李成器母親)與竇德妃被指詛咒武則天而被殺,于是9歲的李隆基被武則天降級為臨淄王,還被軟禁在宮內(nèi)7年。武則天時期,李隆基擔(dān)任過親衛(wèi)府任右衛(wèi)郎將,后任尚輦奉御,負(fù)責(zé)掌管皇帝的內(nèi)外閑廄馬匹,一直沒什么權(quán)力。李顯時代,李隆基擔(dān)任過潞州別駕,也沒什么權(quán)力。
唐隆政變之后,李重茂(唐少帝)只能禪位,于是李旦第二次稱帝。李旦遇到的第一個大麻煩在于:李隆基立有大功,李成器是嫡長子,兩人都有被立為太子的資格,立誰都合適,立誰對另一人都不公平,于是猶豫不決難以決定。
最終,李成器上書以“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為由,主動辭讓太子之位。李隆基肯定不能直接接受,就以李成器是長兄而上表辭讓,李旦沒有接受,正式下詔確立李隆基的皇太子之位。
二年之后,李旦禪位于李隆基,成為太上皇。無論是皇太子期間,還是成為皇帝之后,李隆基對李成器都一直優(yōu)待有加,最后李成器享年63歲,李隆基追謚他為“讓皇帝”
8. 唐玄宗是怎么讓位的
武則天嫁給李治后,生了4個兒子:李弘、李賢、李顯、李旦。李弘李賢早死,只剩兩個兒子:李顯和李旦。李顯早年在與母后爭位斗爭中失敗,沒當(dāng)幾天皇帝就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遠(yuǎn)離京城;后武則天臨死后傳位與他,復(fù)為皇帝。李顯昏庸,被一心想效仿武則天的韋皇后及親生女兒安樂公主毒死。李旦在妹妹太平公主的極力扶持下當(dāng)了皇帝。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因在平定韋氏叛亂有功,被立為太子。李旦在位8年,眼看兒子羽翼長成恐將來尾大不掉,在身體尚康健時讓位于李隆基,得享五年的太上皇安樂。李隆基是李治的親孫子,武則天是李隆基的親奶奶,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親姑姑。
9. 唐玄宗退位后誰繼位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唐中宗前后兩次當(dāng)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那么唐中宗死后誰即位,他之后的皇帝是誰呢?
武后生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中宗庸柔無能,即位后,尊武則天為皇太后,政事皆取決于武則天。公元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同月已未日立睿宗李旦為帝,改年號為“文明”。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輪,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睿宗立,則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宮,不得參與朝政,所有軍國大事由則天皇后處理,睿宗毫無實權(quán),甚至連干預(yù)國家大政的權(quán)力都沒有,淪為傀儡。
公元690年9月,則天皇后稱帝,改國號為周。廢睿宗,封他為皇嗣,改名武輪,遷居?xùn)|宮。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為太子,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武則天皇帝被迫傳位于中宗。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fù)國號為唐。
強(qiáng)推





